2020-09-21 17:07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 https://hb.huatu.com/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随着海洋二号系列卫星的不断发射成功,我国离明年建成全球首个海洋动力环境观测网的目标越来越近。
9月21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C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这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运行于倾斜轨道的大型遥感卫星,其入轨后与海洋二号B星组网,将大幅提升我国海洋观测范围、观测效率和观测精度。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海洋二号C卫星。 汪江波 图
能“捕风勘海、鉴舟汇志”的海洋二号C
海洋二号C星具有身手敏捷、眼疾手快的特性,能够实现更高的海洋风场观测频度。相较于传统遥感卫星运行所在的太阳同步轨道,海洋二号C星的“站位”十分独特,在研制团队的精心设计下,C星将在倾斜轨道上“全力奔跑”,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海洋观测能力。
据设计师介绍,海洋二号C星入轨与B星实现双星组网后,观测周期将由单星3天缩减到1天;后续待海洋二号D星发射并完成三星组网后,将具备小时级覆盖全球主要海域的观测能力,同时,能够实现亚中尺度海洋现象观测,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气象、交通和科学应用等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海洋二号C星通过整星带太阳翼运输等方式实现了大型遥感卫星的发射场流程优化,大幅缩短了发射场工作周期,对后续大型遥感卫星和商业卫星流程优化具有良好的推广和示范效应。
海洋二号C星具备多种功能,设计师们亲切地将其功能概括为“捕风、勘海、鉴舟、汇志”。从测量全球海洋表面风矢量和全球海面高度,到全球船舶自动识别以及接收、存储和转发全球海上浮标测量信息,这一系列能力,得益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研制团队要实现卫星多功能集成化发展的高目标和高要求。
包括微波散射计、船舶识别系统和数据收集系统在内的有效载荷都精巧布局于卫星之上,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船舶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全球海面船舶位置、航向航速等数据测算,极大提升海上交通和海上安全能力;数据收集系统可有效获取海上浮标信号数据,并将浮标点测信息统一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通过点面结合的精准测量大幅提升海洋预报系统的精度。
卫星研制团队合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图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正所谓“海上无风三尺浪”,海洋动力环境预警实现对测风、测浪的海况预报,将产生诸多可持续、可预期的收益。例如,通过对台风路径和强度(中心风力)的监测有效保证海航安全;通过对海洋温度变化的监测,由涡漩确定渔场位置,进而实现精准捕鱼;同时,也将为珍珠、海参等近海养殖提供支持。
海洋二号C星入轨后,将不受天气和光照条件影响,实现全天时、全天候连续开展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有效服务。同时,其遥感数据还可应用于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与环境监测、海冰监测等方面研究。
后续,海洋二号B星、C星和D星三星组网成功后,将建成我国第一个海洋动力监测网,该系统将进一步实现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以及全球覆盖的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面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观测,在为我国海洋事业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还将为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运输中的卫星整流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 图
一子级再次实现落区精确控制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搭载了一子级栅格舵系统,可对一子级返回段的姿态和落区位置进行主动控制,达到落区范围缩小85%以上的目的。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9月,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研制团队三线作战,酒泉、太原并行执行测试发射,同时在上海完成后续发次的总装总测。此次任务是本年度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次发射,同时也是本年度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首次发射,距离上一次在酒泉执行任务已间隔29个月,与当时相比,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这一期间更新了多项技术状态,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安系统都进行了升级改进,同时测发流程也从当时的25天优化精简至18天。因此火箭与发射场地面设备之间有一个重新熟悉和对接的过程。
火箭吊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 图
为了与基地充分开展技术交底,确保任务顺利推进,本发任务试验队各单位各岗位均安排了精兵强将,进场后安排了全面的工作推演,并推行发射场质量确认制工作。在发射场既定技术流程和产保流程的基础上融入了质量确认环节,随着测发流程的推进,逐一完成加注前32张质量确认表的即时确认,进一步压准压实各岗位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推动质量管理由事后总结向事前策划和过程控制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火箭采用了一个特殊部件——一片从2019年长四乙遥三十八运载火箭上回收的栅格舵舵面。在对该舵面进行了检测分析,确保整体结构完整、无形变、无裂纹后,重新进行清洗、修补和重新喷涂防热涂层,使其具备了重复使用的能力。产品虽小,但却是国内运载火箭首件重复使用的箭上产品,是对后续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重要尝试。
本次搭载的栅格舵控制系统在一二级分离后开始工作,通过展开的栅格舵对一子级返回进行姿态控制,主动导引一子级朝落区目标点机动飞行;同时,将飞行信息下传至地面,为后续系统优化、拓展应用积累数据,并实现落区预报的功能。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47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23次飞行试验。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刘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